首页> 专家访谈

与科学家聊“天”——院士专家谈基层气象防灾减灾

日期:2020-05-13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在新时期,如何认识、如何提升基层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气象科学传播,提升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浙江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东法走进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与记者畅谈基层气象防灾减灾。

记者:今年防灾减灾日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如何理解这个主题?

李泽椿: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的势头有所扼制,但仍然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与发展,我们应当通过应对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举一反三思考有可能发生的其他突发极端事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一个涉及全民、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重大风险挑战事件,要及早谋划。

因此,要充分认识突发自然灾害风险的严重性,自然灾害存在的连锁链关系,正确树立科学的认识观。

自然灾害种类多,气象灾害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深受群众关切,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是《天气预报》。气象灾害属于大气科学范畴,相较于自然灾害各领域,工程建设较为完善,研究相对成熟,预防措施也比较完善。

气象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台风、暴雨、雷暴、冰雹、龙卷风、高温、冻雨、寒潮、干旱、热浪、洪涝等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带来损失。

河南“75·8”暴雨作为流域性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数万,京汉铁路中断月余,水利工程受损,群众生活困难,是一个历史教训。从天气过程来看,由于强烈低气压与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热低压系统从海洋挟带大量水汽与强冷空气遭遇,辐合作用强烈,又受到桐柏山、伏牛山“喇叭口”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在驻马店一带造成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最大暴雨中心林庄站8月5-7日降水量为1605.3毫米;8月7日降水量为1005.4毫米,最大6小时降水量830.1毫米,为当时世界最大记录。河南省年平均降雨量只有800毫米,这一次天气过程相当于下了两年的年平均雨量,一天降水最大达1005毫米。由于当时没有科学、深入的认识,中央气象台当时的预报指出,暴雨可能下到100毫米以上,这跟实际的过程累计降雨量1600毫米相差太多。

这次暴雨启发我们:要具备较好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手段、信息传播手段,平战结合;预警迹象出现后,要落实好防御的方案与手段;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平时对各种基础设施就要有所准备、未雨绸缪;日常要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小概率)现象的研究。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北京出现持续时间长、雨量大、范围广的极端降水事件,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从天气预报的角度讲,当时预报得不错,但预报的雨量量级及降雨时间存在偏差,且雨下得大而集中;人们还想不到北京应对不了这样的极端降水,反映出防灾方面的脆弱和不足。

由此我们认为,防灾减灾在政府主导之下还要依靠科技、预防为主;各级部门要经常想想“想不到的事”;公众也要学会应用科学知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应对得当。

王东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关乎百姓福祉、社会利益。基层点多面广,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关键所在,实际上也是问题、隐患最为突出的地方。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朱定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如果按时间和内容来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灾前风险管理、防灾减灾、备灾工作和预警预报,二是灾中的应急响应,三是灾后恢复重建。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我国政府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方针。

落实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关注基层是因为,光是政府、专家重视显然不够,灾害影响直接面对的是基层;另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联动防御策略的基础也在基层。所以防灾减灾战略的落实、效益的发挥、成果的共享,往往取决于基层的响应。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必须重视提升基层的防灾减灾能力。今年的主题应该有这一层意思。

我国自然灾害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重、社会影响大的特点。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沙尘暴、寒潮、霜冻、大风、雾、霾、冰雹、雷电等地球上主要的气象灾害都在我国存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将更加频繁,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无论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还是真正实现国家制定的防灾减灾目标,公众的自觉参与都意义重大,甚至是成败关键。事实证明,面对自然灾害时,只有更多的人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具备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且能够自觉防灾避险自救,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近些年,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不断提高,但还是出现了多次因为个人防灾意识薄弱,避灾知识缺乏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虽然政府积极进行救援,但这些教训应当避免重复出现。所以灾害预警,风险管理关键节点确实需要向基层前移。

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我们看到,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的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成效明显。但是,各地怎样因地制宜真正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怎样避免灾害发生过程中的流言、谣言形成衍生灾害,以及怎样加强灾害暴露度高、脆弱性大的贫困+贫瘠“双贫”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等问题还有待解决。所以,除了继续坚持依法防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以外,创新方式方法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有利于加强统一各类灾害的科学认识,在理解政府措施必要性上统一步调,最终提升综合效益。

记者:李院士,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李泽椿:首先,提高自然灾害的应急应变能力,必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自然灾害可以通过不断研究逐步深入,掌握规律进行预测。

人类生活(生产)在地球大的生态环境中,必须认识好地球环境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从内在机理出发,科学布局生态系统防控工程。自然灾害可以预测,是逐步深入研究、运用规律且研究永无止境。

党中央非常重视生态环境防控工程的统一建设、保障修复和应用,国家关于黄河流域治理,特别是秦岭生态治理都是带有长远性的。秦岭是我国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以秦岭为源头南水北调工程覆盖全国各地,事关国家水资源安全;秦岭黄土高原流域还是我国粮仓,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防控系统也非常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掌握自然变化和规律,积极应对,做好防御。

其次,社会各界对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的防控工程,树立正确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我国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连续发挥已有成果,做好气象、海洋、地震、地质、水利等领域保障,包括:多颗风云气象卫星相继发射成功并投入业务应用,海洋、环境卫星相继发射,获得很多很好环境物理结果;自主研制的数值气象海洋预报业务体系和气象海洋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提高了预报精准度,气象海洋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提早做好预警能力及服务;我国最大的天气灾害台风,其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从95公里缩小到73.5公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要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同时要做好“三个转变”,即: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气象要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科技发展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创新。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领域战略研究项目,就是面向2035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与国家安全需求中的地球环境保障工程,开展防灾减灾保障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地球环境“保驾护航”作用十分重要。

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工程的意义在于:极端自然灾害事件对社会经济各行业的运行与发展,对广大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乃至国防安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强调对自然风险的防控,科学防控工程可做到风险动态评估、科学决策防御、减少损失,实际上是增加国民经济产值,保障群众安定美好生活。

工程的目标是拥有完善的天基—地基—空基,综合地球信息观测系统,信息快速收集传递,形成基础性大数据库;信息加工处理(含计算技术的应用)形成标准化的预报预警产品;有针对性地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服务预报体系;形成动态风险的评估系统和应对防御策略体系。

未来研究任务包括:一是分析现有各种信息探测体系状况,克服分散、不统一、不规范技术标准,形成分级管理的统一数据库,解决资料完整性、多源资料的融合和质量控制,提升遥感资料精度,并统一收集人文、社会经济数据库,与灾害发生程度耦合,便于制定对策。二是攻关解决关键预测技术,建立地球环境各圈层耦合预报系统,特别是海气耦合实时预报系统,近些年还将建立局地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针对城市小区域局地极端天气预报预警。三是建立自然灾害风险的动态评估技术和系统,针对行业特点的防御对策,特别是中小城镇防御体系,对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做好科学普及。

依靠国家的领导与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与执行,我们可以提早研判、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很好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极大减少各类灾害带来的损失。

记者:朱首席,您常年从事气象科学传播,直面公众,请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播气象科学知识,提升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水平?

朱定真: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机制下继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素养,通过各类活动,使各级政府、企业人员、公众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发生规律、防范要点、应急措施。特别要重视公众层面的科普,民众的参与意识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才能筑牢,政府决策的落实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公众配合不到位,甚至由于流言、谣言满天飞,引发心理恐慌造成衍生灾害,造成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干扰政府采取正确的行动。

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在公众参与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一代一代树立起尊重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观,培养与自然环境良好和谐的生活、生产习惯。

科普,最重要是“用心”。要用心去做,跟踪最新的科技进展,依据最新的政策规划不断更新教材,绝对不能一个教材管几年。同时,防灾减灾知识和其他科技知识一样,只有加入了服务性和人文关怀才能激活它的传播能力。把专业术语堆砌的高深理论翻译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非专业的人明白,这是一种艺术。所以科普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的。要对科普热心,有了热心才肯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科普事业上。

要用心分析“流言”。科普工作者对知识要有兴趣,对流言和谣言也要有兴趣,它们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流行,就是我们科普出现了短板,所以要及时去补齐短板。这样才能与伪科学争夺阵地,这是科学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还有就是要用心尝试新技术。要善于创新应用VR、AR、MR、网络课、短视频等技术,开发科普互动展品、产品,丰富科普内容和传播方式,增加兴趣点,扩大覆盖面。

总之,希望更多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加入科学传播的队伍,要坚信花时间、花精力将自己的学识、技术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服务,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对于国家趋利避害,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作出贡献。

记者:浙江是气象灾害较严重的省份,您多年在一线直面灾害过程中有何体会?

王东法:浙江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除沙尘暴外各类气象灾害均会发生,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的90%以上,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气象灾害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经过多年努力,浙江气象部门推动建立了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气象监测预警更加科学精准,预警信息发布更加权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救灾链条中的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在德清,率先创建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建设。全省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街道)建设全面完成,标准化村(社区)覆盖面不断扩大,省市县乡村五级应急响应预案架构初步建立,应急准备认证、重点单位监管等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

对标新时代、新要求,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浙江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机制建设、能力建设、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启动新一轮省部合作,共建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示范省,需要我们更加努力。

记者:浙江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关于形成基层防灾减灾“合力”,您对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有什么建议吗?

王东法:就浙江而言,后续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第一,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示范省建设,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能力水平,强化科技创新,围绕乡村振兴、美丽浙江、海洋强省等战略实施需求,大力推进气象服务均等化、智能化、特色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第二,主动融入“精密智治”,形成基层治理部门合力。机构改革后,浙江“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在今年疫情防控中省政府提出“精密智治”基层治理模式,对防灾减灾部门的协调联动、数据共享、技术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坚持党委政府领导,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协同机制,共同推动落实社会责任,形成基层防灾减灾的部门合力。第三,深化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从五个方面健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制度法规方面,要深入贯彻《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配套制度建设;在组织责任方面,要厘清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职责,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将气象列入基层全科网格员工作职责和培训内容;在信息发布方面,要全面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叫应、预通报等服务制度,建成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发挥其权威枢纽作用;在风险管理方面,要按照国家标准《美丽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指南》,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创建提档升级;在应急响应方面,要深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将气象纳入各地防灾减灾培训、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内容,推进中小学校园气象站建设。

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消息树”作用,实际上就是“吹哨”,“哨子”响后就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对于政府部门,需要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公众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对于社会公众,需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自觉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学习,主动关注气象信息,灾害来临时要根据气象灾害预警采取相应的自救互救措施,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