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新闻

瓦里关本底台——立足青海高原 服务全球气象

日期:2019-11-15

11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以下简称“本底台”)成立25周年以来的发展情况。瓦里关本底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瓦里关山顶,海拔高度3816米,于1994年9月17日正式投入运行。它是全球大气监测计划中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第一个大陆型的基准观象台,也是目前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大陆型全球基准站和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气本底观象台。

瓦里关本底台目前开展的观测项目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太阳辐射、降水化学/酸雨、气象梯度观测以及常规气象观测等近30个项目,超过60个要素,每天产生6万多个数据,大部分项目24小时连续观测。观测业务在国际和国内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观测指南》要求进行,这些项目是全球大气质量的重要参照系,对研究、评估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系统刚完成整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次评估报告即将出炉,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的趋势越来越不容忽视,南北两极等地纷纷建立起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但欧亚大陆腹地仍是一片空白。我国政府主动作为,体现大国担当,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青海高原建立起了世界第一个内陆型全球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从1989年起,中国气象科学院的专家和青海省气象局业务技术人员在国际同行的对口援助下,艰苦奋斗,经历了站址选择、站址代表性的观测试验研究、基地建设、仪器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等几个阶段,历时约5年。1994年9月17日,本底台正式挂牌运行,填补了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在我国和欧亚大陆的空白。

经过25年的发展,瓦里关本底台的观测项目不断丰富,观测手段日新月异,观测能力迅速提高,基本形成了涵盖主要大气成分本底的观测技术体系和技术系统,在全球大气本底基准和温室气体观测等领域,我国牢牢抓住了自己的“话语权”。

省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25年来,瓦里关本底台气象科技工作者以做好基础观测为己任,已经形成了长时间序列的温室气体浓度观测资料。用瓦里关本底台观测资料绘制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被人们称之为“瓦里关曲线”。我国政府在印尼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及其他国际性气候变化谈判会上,理直气壮地支持气候变化观点,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拥有这一曲线图以及相关的观测数据。本底台所观测的温室气体资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数据,其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指示作用。观测的数据不仅服务于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也作为我国宝贵的温室气体资料参与了多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这些观测资料已进入温室气体世界数据中心和全球数据库,用于全球温室气体公报,并用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的多项科学评估报告中。同时,瓦里关本底台立足青海,为我省温室气体公报的发布和污染源清单的调查与统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据介绍,自建台以来,瓦里关本底台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芬兰、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建立了仪器标定、资料分析等合作关系,先后开展了中美、中加、中芬等科技合作项目,并与国内许多科研机构和院校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接待了30多个来自不同国际组织和国家近百名专家学者,完成了20多个科研和实验项目。先后派6人次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学习深造,有7人(次)经选拔参加南极科学考察的气象观测工作,为我国南极科考做出突出贡献,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极科考的气象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科研成绩突出,2009年瓦里关本底台被科技部授予“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瓦里关温室气体监测团队荣获周光召基金会气象科学奖。今年7月,科技部对全国国家野外站进行了梳理评估,本底台被评估为“优秀”。(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包拓业    发布时间: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