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新闻

青海祁连山:展科技之翼 助生机重现

日期:2020-04-16

水草肥美的祁连山草原。图/文金泉才

3月15日一早,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人工增雨飞机起飞准备工作。飞机的作业目标区正是祁连山。

《中国国家地理》曾就祁连山对中国的意义有过这样的描述: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近年来,这里的生态破坏问题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推进祁连山环境保护与修复。

得益于祁连山区云量多而稳定的条件,人工增雨(雪)在当地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方面具有相当潜力。青海省气象局引入3架“空中国王350”

高性能飞机,采用自主研发程序设计的航线,提高了作业批复率及精准度。今年,由于前期祁连山区降水偏少,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显得尤为重要。青海省气象局密切跟踪天气形势,截至4月7日,共在祁连山地区组织实施27架次生态修复型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这只是青海省气象部门守护这座西部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途径之一。2019年6月,省气象局依托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以下简称海北牧试站)正式挂牌成立了“祁连山生态气象分中心”,并于8月成功中标全省首份政府购买生态气象服务合同《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建设项目》。此后,青海湖裸鲤洄游、门源油菜青稞收割等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层出不穷,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资源估算有针对性地展开,获得了州委、州政府的肯定。

在距祁连山生态分中心100公里外的省气象科研所里,工作人员正利用高精度遥感卫星,结合地面数据,动态监测祁连山国家公园主要下垫面类型,并结合气候变化分析生态环境的演变成因及趋势。2018年,省气象科研所在祁连山地区建设综合生态气象野外试验站,持续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乃至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经过青海气象人的不懈努力,《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公报》显示,祁连山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持续趋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较近10年平均减少6.4%,草地产草量略增,近10年积雪面积扩大、积雪日数增加。

守护祁连山的脚步没有停止。4月10日,在青海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新的生态建设蓝图正在成型:青海将整合林草、气象、环保、水文等多部门,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网,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考核机制、强化科研能力等方面筑牢“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刘璐 金泉才 发布时间:202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