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聚焦新能源发展 共探能源气象服务新路径
6月6日,青海省气象局特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能源气象重点实验室主任申彦波作《新能源气象服务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省气象局领导、相关内设机构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全省专业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在主会场参会,各市(州)气象局相关人员于分会场同步学习。
报告指出,在“双碳”目标及能源安全战略背景下,新能源气象服务将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需求。气象工作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要以精细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禀赋评估支撑能源生产,要以精准的多时空尺度新能源预报及功率预测融入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要以精确的能源电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保障能源安全。
报告强调,省级新能源气象服务未来需从风光资源评估的多维化、预报技术的智能化、灾害预警的精准化等方面突破。一是加强国家级产品和方法的本地化应用,如资源普查数据集的应用与更新、CMA-WSP预报产品订正与应用、国省一体化功率预测系统应用等;二是坚持科研、业务、服务一体化的建设思路,推动科研成果向业务转化;三是打造稳定的能源气象服务专业团队,久久为功,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四是摸清服务对象,精准对症下药,聚焦电网公司、发电央企等核心对象,提供覆盖新能源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融入式专业气象服务。
青海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林在总结时强调,此次报告会着眼于新能源气象服务的国家需求,以“资源评估—预报预警—专业服务”为主线,深刻分析了新能源气象服务的需求与挑战,详尽介绍了国家级业务建设情况,建设性提出了省级发展新能源气象服务的策略,前瞻性展望了新能源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对于青海省开展好新能源气象服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实用价值和推动作用。各级气象部门要不断提高科学认识,明晰工作思路,强化技术攻关,加强开放合作,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精准的专业技术和更加深入的服务方式,加快推进青海新能源气象服务工作,为青海打造产业“四地”特别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作者:马福林 责任编辑:赵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