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大省 气象有作为

日期:2019-06-25

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白建青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思想”一词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其重视程度之高、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好史无前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最敏感的区域。

2005年,在国家顶层设计下,青海开始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建设项目。2008年我有幸被选拔到青海省气象局三江源办公室工作,参与的第一个生态项目就是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从此与生态项目结下了十年之缘。

十年期间,我参加编写并论证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人工增雨一期与二期工程、青海湖流域人工增雨工程、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亲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青海省委省政府对保护好三江源头、守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决心。

十年期间,我亲身见证了青海省气象部门在青海省生态立省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创新奉献、大有作为的骄人成绩。

十年期间,青海省气象部门依托地面台站,完善了地面观测站网,构建了天、空、地立体化监测体系,三江源人工增雨已实现从单一的抗旱型增雨作业向水库增蓄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型的拓展。三江源地区降水增加,湖泊、草地等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发展。据统计,10年期间共增加降水531.64亿立方米,人工增雨作业面积已由最初的5万平方公里扩大至近55万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了飞机、地面立体作业方式,作业能力明显提升。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全省湿地面积达到814万多公顷,比2001年增加257.47万公顷,居全国首位。

新思想新在与时俱进、直抵人心。我们在学习十九大报告谈及过去五年,都会引述一句话:“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相信这句话说到很多气象人心坎里,也都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背后意味的变革。2014年1月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同年10月份,青海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战略定位为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区。二期保护工程从一期的15.2万平方公里扩展到39.5万平方公里,并将工程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承接转移发展区3个功能区,总投资翻了一番多,达到160.6亿元。2015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定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强调“青海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无法替代;青海又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青海气象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不忘初心,用一个个优质的气象生态工程项目为青海省的生态立省做出了自己独有贡献,使源源不断的三江之水,滋润沿岸的城市乡村,造福流域的万千人民。一个天蓝、水清、山绿,看得见星星、听得见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实现。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学用新思想,还要有新作为。新作为就是牢记使命、继续前进。2018年的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寄语青年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当前青海省生态立省事业快速发展,气象工作大有作为。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我的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继续扎根在青海气象生态建设岗位,学用新思想,踏实干工作,为青海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