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领域不断拓展
来源:时间:2019-09-27

青海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省份,特别是干旱、冰雹年年都有发生,东部农业区每年仅冰雹就造成五六十万亩农田减产,多时一年竟有七八十万亩遭受冰雹灾害。为了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从“六五”时期,青海省气象局就开始在海东部分农业县开展人工消雹试验,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从1992年起,全省进一步加强了防雹工作,增加了一些防雹炮点,防雹面积也进一步扩大。2011年7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防雹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为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青海省气象局制定了“青海省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准”,指导相关部门做好人工防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省人工防雹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到2015年,完成156个基层标准化作业点和作业队伍建设,人工防雹面积达到440万亩,冰雹受灾面积降低至16.5万亩。

为了抗旱救灾,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在1992年开始加强防雹工作的同时,青海气象部门还利用地面高炮和飞机在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地区、黄南和海南州的约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开展春季抗旱人工增雨,累计增加降水60多亿立方米,为缓解干旱状况,减少农业损失做出了积极贡献。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三江源”。为了改善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黄河径流量,在青海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起,青海省气象部门将人工增雨作业扩大到了黄河上游地区,作业面积也由“十五”期间的2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3万平方公里,人工增雨作业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自2004年青海省气象部门实施三江源人工增雨以来,有效增加了三江源区域的降水量,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流域径流、提高牧草产量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效益明显,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趋于良性态势发展。据统计,2006-2017年,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共增加降水量577亿立方米,黄河径流量88.8亿立方米,增加发电量142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31.3亿元。2011年6月25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工增雨工程”被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评为“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胡春华副总理在2018年国务院人影工作座谈会上对青海人影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近年来,针对雷电的危害和青海省防雷减灾的实际,气象部门在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各州(地、市)、县气象局都成立了防护雷电管理局和防雷装置检测所;各州(地、市)气象局都取得了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6个州(地、市)气象局所属防雷企业取得了丙级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资质证,西宁市气象局所属防雷企业取得了甲级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资质证。

2004年,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又先后审议通过了《西宁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和《海北藏族自治州防御雷电灾害条例》,使青海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自2007年以来,青海省气象局与省发改委、安监局、建设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依法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与安监局、教育厅联合进行了全省中小学防雷知识宣传和安全排查鉴定,联合安监局开展防雷减灾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在2010年玉树地震重建期间,青海省气象局组织有关单位,印刷《玉树地震灾区气象灾害避险指南》《玉树地震灾区防雷避险手册》等藏汉文对照雷电防御常识材料送往灾区进行防雷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为提高灾区群众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指导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及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由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发改委共同牵头,会同18个厅局委办组织编写的《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经2008年省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8月1日,省政府举行该《方案》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青海省气象局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全球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和《青海湖水位变化对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完成了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青海省历史资料的恢复和重建》、《三江源湿地的区域气候生态效应监测评估技术》,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与青海高原冻土的相互作用研究》和《利用树木年轮信息研究青海湖地区历史气候变化》,完成了《青海省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气候变化基础信息数据库等10余项气候变化科研项目,为客观认识青海气候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演变规律,提高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9月,中国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合作,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瓦里关山建立了亚洲大陆腹地的全球第一个大陆型的基准观象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及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及其他有关机构合作开展对全球尺度大气本底污染浓度进行监测的国际合作项目。它的主要任务是向世界提供亚洲内陆大气本底基准基本状况的系统观测资料,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大气成分的变化起着早期预警、监视作用,将长期、稳定、连续地获取内陆地区基准大气本底监测资料,为研究、评价、预测大气成分变化进而研究对气候影响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自正式挂牌运行以来,严格按世界气象组织有关大气本底监测的规范和标准,在全球基准大气本底条件下开展包括温室气体、大气臭氧、气溶胶、太阳辐射、气象和边界层气象、降水化学等几个方面的观测。通过多年大气监测所获取的大量数据证明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地理位置对全球大气本底监测网非常重要,也为全球大气本底监测数据中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受世界气象组织委派的国外专家多次来台考察,对该台所作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自正式运行以来,受到国内、外大气科技和环境科技界的极大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