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艰苦创业
来源:时间:2019-09-27

数千年来,青海劳动人民在这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灿烂文化。然而,气象科学却显得极其贫瘠。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青海只有西宁、都兰两个测候所和西宁飞行气象台,观测项目单一,仪器型号不统一,设备陈旧简陋,气象记录资料残缺不齐,科技人才也屈指可数。

新中国的诞生,为青海气象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青海气象事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气象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坚持保护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老一辈气象工作者励精图治、栉风沐雨,在医治旧中国创伤的起跑线上,写下了辉煌。为了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为了迅速开辟青康藏空中航线,青海气象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于1952年8月,在玉树建立起解放后新型的第一个气象站。1952年10月成立西宁气象站。

随着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周恩来签署发布了气象部门从军队建制划归政务院和地方建制的命令。同全国一样,青海气象部门开始担负起“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双重任务,青海气象事业编入《青海省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8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青海省气象局。1956年8月1日起,遵照毛泽东主席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的指示,青海省气象部门开始在青海广播电台、青海日报上向各族人民群众发布天气预报。

从那以后,一大批有志于为祖国西部建设贡献力量、有志于气象事业的年轻气象工作者在交通不便,没有公路和汽车的情况下,身背背包,牵着驮载气象仪器、电台和蒙古包的骡马、牦牛和骆驼,穿过茫茫草原,穿过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跋山涉水,到达巍峨的昆仑山脚下,到达江河源头,安营扎寨,安家落户,架起了百叶箱、风向杆,开始了气象观测发报工作。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逐步开展了地面观测、日射观测、农牧业气象观测等基本气象业务。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青海气象事业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各项制度被废弛,大批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遭到打击迫害,管理机构瘫痪。但是,广大气象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气象事业,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守岗位,坚持日常业务工作,保证了基本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预报服务、气象科学考察以及科研活动仍在艰难中继续进行,并先后引进“701”型测风雷达、“711”型测雨雷达、极轨卫星云图接受设备,建立了无人自动气象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海省气象部门经过拨乱反正,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气象服务效益上来。到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的气象台站基本稳定在50多个。其中省级气象台1个,州级气象台1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个,国家基本站35个,一般站21个,牧业气象试验站1个。基本上组成了气象观测网和气象通信网,为国内和国际交换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资料。观测质量和通报时效、质量都达到了国家要求,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的好评。

1980年1月,青海省气象部门实行了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新的管理体制发挥了部门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气象部门加快气象事业结构调整步伐,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获得丰硕成果。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气象部门始终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落脚点,气象现代化建设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实现决策服务让领导满意,公众服务让群众满意,专业服务让用户满意,科技兴气象取得实效,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精神文明建设欣欣向荣,青海气象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