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气象局

玛多县气象局:在黄河源头坚守

日期:2021-06-16

玛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巴颜喀拉山北麓,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6°55′—99°20′,北纬33°50′—35°40′,北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相连,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个县城,故有“黄河第一县”之称。玛多县气象局于1952年11月15日为开辟青海至西康航线建站,1953年1月1日正式开展工作,站名为青海省黄河沿气象站,海拔高度为4398米,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一个气象站,也是青海省建立最早的气象站之一。

1960年8月1日,更名为青海省玛多县气象服务站。1969年1月1日,更名为玛多县革委会气象站。1972年1月,更名为青海省玛多县气象服务站。1978年1月,更名为玛多县气象站。1995年6月,成立玛多县气象局,现位于玛多县玛查理镇东面,北纬34°55′,东经98°13′,观测场海拔高度为4272.3米,属国家基本站。2013年1月1日,调整为玛多国家基准气候站。

自建站至1953年8月,由地方政府接管,隶属县畜牧科。1953年9月,由部队转地方,受中央气象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1960年8月1日,归青海省气象局领导。1969年1月1日,根据青海省革委会文件指示,体制下放,归玛多县人民武装部管辖。1972年1月,归玛多县畜牧科管理。1980年1月,实行青海省气象局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即垂直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目前,玛多县气象局有职工10人,其中女职工2人;本科学历10人;工程师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

玛多县气象局连续完成了2016、2017、2018、2019年中央财政三农项目,完成了玛多县“两乡两镇”气象信息服务站、LED显示屏的建设,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得到进一步提升,2016年黄河乡设施农业站的建设以及2017年扎陵湖乡区域自动站的升级改造,完成了玛多县“两乡两镇”区域自动站的全覆盖,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9年基本完成了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六个一”的建设。

近年来,玛多县气象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防灾减灾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公共气象服务产品逐步增多细化。由过去单一的天气预报,逐步细化成决策气象信息、预警信息、雨(雪)情公报、积雪遥感监测信息、牧草动态监测信息、雪灾趋势预测、节假日专项预报、重大活动期间专项预报等服务产品。

2019年、2020年玛多县气象局以“气象+民族团结进步”气象服务品牌工作要求,积极深入玛多县扎陵湖乡措娃尕泽寺、黄河乡和科寺、花石峡镇卡科寺和曲那迈寺开展气象服务进寺院助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收集4家寺院拔海高度、经纬度、气象灾害种类、人数、僧舍数量、佛堂数量、僧舍面积等相关信息,建立了寺院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账”,将将4家寺院4名寺管会主任纳入青海省市县一体化气象服务平台、青海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使得寺院僧人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及时接收到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同时积极组织职工对4家寺院建筑物进行防雷隐患排查,并用藏语向僧侣详细讲解县域内常见的气象灾害特别是雷电灾害防御知识,介绍天气预报发布流程及预警发布机制,并现场解答相关提问。通过此次活动,切实提高僧侣科学素质,增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扎实有效推进玛多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