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气象局

青海:“厚植”气象优势,守护青山绿水美丽颜值

日期:2021-05-24

    在青海省祁连县,美丽的草原静静铺展,牛羊肥壮,草长鸟翔,雪豹、普氏原羚等珍稀物种频现镜头。由青海省林草局、青海省气象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公报》显示,近10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持续趋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草地产草量略增。

青海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利用部门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生态监测服务,开展科研攻关,努力做好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为守护大美青海美丽颜值贡献“气象智慧”。

青海省政府印发了《青海省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方案》,建立了气象与发改、生态环境等12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气象工作机制。2018年组建运行青海省生态气象中心,2019年三江源、祁连山、黄河源生态气象分中心正式运行,建成生态气象数据管理、服务分析、产品发布三大平台及业务、服务、技术、科技支撑、人影保障、制度标准六大体系。

青海气象部门加强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构建了以卫星遥感、地面监测为主,无人机监测为辅的多要素、立体化、多尺度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实现了对高原山、水、林、田、湖、草、沙典型生态系统大部分气象及相关要素的连续、动态监测,为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生态功能的监测、评价及预估提供了气象数据支撑。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完成对EOS/MODIS系统的改造升级,安装了大型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具备了多频段、多颗卫星、多种数据的接收能力,遥感监测、评估能力不断增强,为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遥感服务产品种类繁多、科学翔实。地面生态气象监测站网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1+3+3+10”生态气象观测格局,主要包括依托原气象监测站构建的1张气象要素监测站网,含近千个国家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积雪、牧草、土壤水分3张监测站网及卫星遥感地面验证场;积雪、植被、干旱3大科学观测试验;建设完成玉树隆宝高寒湿地、海北西海高寒草原、果洛甘德高寒草甸、沱沱河高寒荒漠、海西小灶火沙漠等10个生态气象野外试验站。

“我们秉承“业务上移,服务下沉”理念,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全省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一体化服务平台,形成数据接收到处理、动态监测、自动生成产品的全线功能,有效解决产品时效性和对州县产品指导能力,提升了全省各地生态气象服务能力。”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周秉荣说。

目前,围绕生态保护和建设需求,青海省气象部门形成6大类23种生态气象服务产品。2020年,青海省气象局先后与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生态气象公报。此外,为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气象部门动态发布重点生态功能区气候影响评估和服务产品,包括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和东部城市群五大生态功能区气候评估报告和生态环境监测报告。连续多年发布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气象灾害公报、大气本底监测评估报告等,发布三江源冻土变化、格拉丹东和阿尼玛卿冰川变化等专题服务产品。

“气象部门提供的生态气象监测数据权威,实用性很强,为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提供了科技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监测信息中心主任曹军说。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支撑着生态气象服务业务。气象部门积极开展高寒生态退化机理和修复技术研发,针对三江源高寒退化湿地、环青海湖退化草地,开展生态——气候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科学研究,揭示了不同生态类型的退化机理,开展针对性修复技术引进与研发,取得明显效果。

    坐落在海北州金银滩草原上的海北州牧业气象试验站是全国气象部门两个牧业气象试验站之一,为中国气象局首批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需要,该站先后开展草原蝗虫气象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环青海湖地区典型生态监测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湖滨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及试验示范、气候变化对海北州农牧业影响评估研究等十几项科学研究并积极推广,取得了良好效益。2020年,海北州气象局、州林业局和草原局联合编制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海北片区生态资产保护决策咨询报告》,为祁连山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气象部门依据生态区划和保障需求,划设水源涵养、草地恢复、抗旱减灾等6大类17个重点保障区。依托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强化综合监测、催化作业、信息传输、作业指挥与效果评估五大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推进西北地区人影能力建设工程,搭建“五段产品横向到边,四级业务纵向到底”的现代化业务体系,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规模化安全作业。2020年,气象部门利用3架高性能飞机开展空地联合作业103架次,地面作业314次,飞行作业规模创历史新高。

随着生态保护工程和国家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水源涵养功能逐步增强、湖泊湿地面积不断扩大、植被覆盖度持续增加,保护区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一度断流的黄河源头玛多县更是再现“千湖美景”。在青海,藏羚羊、雪豹等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长江、黄河、澜沧江出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每年向下游输送约620亿立方米优质清洁源头活水。(金泉才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