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浅谈个人科研成长历程,感悟科学家精神
图为李晓东在业务开展科学试验。
我是来自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李晓东。下面结合展示创新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科研成长历程以及在学习科学家精神的一些感悟。
本人于2016年11月被评为副高级工程师,受聘高寒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业务服务。2019年,推荐为高寒生态气象创新团队负责人。2023年,推荐为高寒生态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2023年2月,正高级工程师,受聘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寒区水文气象技术开发与应用方向)。下面,结合我的工作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近年来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系统开展野外科学试验,构建综合高寒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实现高寒生态气象连续观测和数据实时汇控,形成全要素综合监测能力。2018年1月,野外试验基地入选首批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初步建成涵盖高寒地区湿地、草原、草甸、荒漠化草原和沙漠等下垫面“十站、三场、一室、一中心”的观测体系;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篇,获实用性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耦合监测数据,建设发布青海草地、积雪和湖泊监测数据集。利用祁连山黑河源高寒湿地科学试验数据,联合编写的《持续提升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水源涵养能力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议》获得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副省长刘涛重要批示。
2.提出季节冻土评价指标,构建活动层厚度估算关键因子。研究成果编入《2000-2021年青藏高原大部水热条件利于生态好转但需加强冰冻圈精细化监测和风险防范》等重大决策咨询报告,提交中办和省委省政府。完成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省气象局重点项目验收。
3.攻关青海省冻土类型、分布调查和评估技术。持续开展青藏高原二次科考项目子专题任务,明确冻土分布特征和划分指标,构建区域、省和功能区高精度冻土分布图,长期支撑生态公报和决策服务。构建完成高精度冻土分布图3套,数据集1套。
4.探索区域季节冻土时空变化,评估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研究探索三江源地区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变化,明确最大冻结深度显著减小的趋势,冻结开始日期显著推迟,完全融化日期显著提前,冻融期显著缩短的变化特征;并确定三江源地区季节冻土冻结状态主要受温度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论文2篇。
5.完成青海省湖泊面积、水量评估,编著青海省湖泊监测专著。研发水频率反演技术,构建近40年青海省118个湖泊面积时空数据集;提出基于水位的湖面积估算模型,构建基于水位-面积和SRTM DEM湖泊水量估算技术,成果编写专著1部。
6.探究青海湖湖面积、水量等变化,完成湖泊变化机理研究。结合气候和水位监测数据,全面系统明确青海湖流域河流流量的变化过程及其气候和冰冻圈影响因素。确定了2004年以后流域气候条件湿润,5月积雪融化补给河流;6-9月份进入雨季,降水量增多不仅正反馈于河流也直接作用于湖泊;10-11月份,多年冻土的影响逐渐显现,地下冰融化通过地下水补给到河流和湖泊的过程。
7.探索水文气象技术创新,攻关水文模型及业务应用。攻关水文模型应用技术,开展高分辨率降水量、植被类型等输入数据评估试验,攻关冻土区、积雪季模型参数率定。骨干参与完成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恢复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8.规范高原湖泊湖冰物候关键指标,编制发布湖冰物候地方标准。依托自然基金项目构建基于湖冰厚度计算模型,研发湖冰物候监测技术指标,规范高原湖泊湖冰物候业务服务指标,编制高寒湖泊湖冰物候遥感监测技术地方标准;持续开展基于探地雷达的湖冰厚度探测试验,为湖泊厚度反演技术奠定基础。上述各项技术攻关成果,支撑长短期监测公报和评估业务助力国家公园建设。
二、取得的成果奖励
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项、骨干参加3项,技术负责业务建设项目10项。近5年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SCI2篇),编写专著1部,参与编写规划方案4项,主持编写重大报告5份,发布地方标准2项、实用性新型专利2项。其中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凝练,主要方向聚焦湖泊和冻土。
作为主要贡献者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入选2020年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2021年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一流专家”、2021年青海省“昆仑英才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青海省中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和2022年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拔尖人才。
三、感悟科学家精神
1.学习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矢志创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弘扬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奋力创新、勇攀高峰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信念。胸怀祖国、矢志创新的黄旭华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这是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铿锵誓言,更是他矢志报国的人生写照。远离家乡、荒岛求索,隐姓埋名三十载;在一穷二白中“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在这位“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心中,最大的骄傲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
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这是我国一代代科学家的自我期许、使命担当。大学毕业时,年轻的黄大年在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郑重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归国后,这位战略科学家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带领团队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58岁。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以创新成果助力广大农民致富;“糖丸爷爷”顾方舟一生致力研究脊髓灰质炎防控、守护几代国人健康成长;植物学家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16年跋涉于青藏高原,采集了数千万颗种子……他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把热血、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
2021年5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长辞。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去世前两个月,年过九旬的他还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病危之际,他最挂念的仍是稻子长势。传精神火炬,自有后来人。目前,我国众多科研人员从事杂交稻研究,仅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里的科学家就有100多位,创制了一大批育种材料,育成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新品种。
一代年轻科技工作者登台接棒,用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奏响科学报国的时代乐章。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80后”研究员付巧妹甘坐“冷板凳”,致力于开发创新古基因组实验技术,探索人类群体的起源与演化;“改革先锋”叶聪先后担任“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和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副总设计师、“奋斗者”号总设计师,深度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每一次跨越。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长,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一系列改革蓝图徐徐展开,为扎根学术、潜心科研的科技工作者保驾护航。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科学充满未知,探索永无止境。在科学家精神指引下,我国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肩负起历史重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书写更多创新故事。
2.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凝聚成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对于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家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观照,是大德、公德、品德在科技界的生动写照。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着力攻克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好风尚中率先垂范;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
最后,希望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构建科研思维,树立科学家精神,一以贯之,锲而不舍!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求真务实、勇攀高峰,为青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争做懂气象,爱气象,兴气象的青海气象人!
(李晓东,系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